欢迎光临太原城市新闻!

今天是 2024年09月08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涨知识能减负!北京这些小学的“最后一门课”火出圈——

星光夜幕下,绿茵操场中,搭起帐篷,三两伙伴,共话梦想……这是近期发生在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毕业课程“住家一晚”活动中的一幕。

又是一年毕业季,小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的最后时光因此而显得格外让人珍惜。近年来,毕业课程在教育中的价值得到学校重视,很多学校不仅将毕业设计为一场典礼,而是将其设计为一个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毕业课程。毕业课程的内容、类型和组织形式不断创新,教师带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中,重温往日学习生活、回味师生情谊。

创新活动形式 培养主人翁意识

临近毕业,学生即将离开学习、生活许久的校园。分别时刻,校长、教师希望学生带走什么?记者采访发现,京城多所小学借助调查、参观、志愿活动、毕业典礼、毕业旅行等丰富多彩的毕业课程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社会问题,亲近大自然,了解风土人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致力于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毕业课程中当主角,加深他们对学校文化的理解。

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六(7)班学生王听羽在刚听到学校要举办“住家一晚”活动的消息时,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了。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在户外过夜,而且是在学校搭的帐篷里。

“当时我躺在帐篷里,看到外面星光点点,就像是在和我们点头示意。我不时听到同学们的欢笑声,我也和同一个帐篷里的朋友聊了起来,那些平时没有来得及说出的话,此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得不亦乐乎。”王听羽兴奋地告诉记者。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郭洪涛告诉记者,这是学校第三年举办毕业课程“住家一晚”活动。在今年的活动中,六(6)班学生承担活动策划的任务。学生们采用实地测量、绘制平面图、测量帐篷、分析对比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分析、方案设计,最终以竞标的形式召开了“帐篷之夜”方案竞标会,并设计出了完备的“帐篷分布图”。

“在搭帐篷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感。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而‘双减’则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住家一晚’体现了新课标改革和‘双减’政策的理念。”郭洪涛说。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今年5月以来,京城多所小学的毕业课程以参观为主要内容。比如,5月9日,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六年级学生来到慕田峪长城,开启毕业季课程。5月11日,北京光明小学六年级全体师生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启一次科学探索之旅,这也是学校毕业系列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注小初衔接 助力适应中学生活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走进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中学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新奇和陌生的,因此,体验中学生活是小学毕业课程的一个重要主题。

早在2012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就在六年级率先实施毕业模块课程改革,开创了“毕业课程”的先河。当时,学校研发出“学业水平课程”“体验中学生活课程”“毕业旅行课程”“关注社会问题课程”四个毕业课程模块。在“体验中学生活课程”模块,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十一学校。学生自主选课,自己参加社团,自己在物理实验室操纵机器……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被充分发掘出来,创新意识也被充分激发。时任校长郑瑞芳看到了毕业课程带给学生的巨大变化,后来就在学校持续开展了毕业课程,积累了丰富的课程经验。

“高大的教学楼耸立在眼前,散发着知识的气息。开阔的校园,被绿荫环绕,百花齐放,让人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初中校园无处不吸引着我们。我们仿佛一只只蓄势待发的小鸟,随时准备冲进初中。”大兴区采育镇第三中心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田润桐参观完采育中学后,在日记里写到。



5月29日,采育三小六年级全体学生走进采育中学,开展毕业课程。在采育中学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参观了学校的食堂、操场、排练厅、校训墙等场所,感受到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

采育三小校长许明珠表示,学校通过开展小初衔接科学体验课、毕业典礼书写梦想墙、感恩成长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毕业季课程,贯彻“双减”教育政策,重构基础教育观,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加理性地看待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完成心理适应和社会角色的转换,为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5月中旬,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小学走进中学”毕业课程活动,学校分批次组织六年级学生走进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体验物理、生物、地理、数学等五门学科课程,感受中学学科的魅力。

毕业课程成体系 育人效果明显

除了开展丰富的毕业课程活动,北京的一些小学还将毕业课程体系化,以儿童创意学习为杠杆,撬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变革,进而推动学校对课程进行重新架构。

早在2015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就正式将毕业课纳入课表,开始了长达一个学期的毕业课程。据介绍,清华附小的毕业课程,首先以日常教学为主,帮助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中学所需的各项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同时补充修远课程。修远课程主要包含中华文明启蒙、国际视野启蒙、走进中学等。

在怀柔区第六小学,毕业季课程已经有9年的历史。据校长张小东介绍,今年的毕业课程以“传承·筑梦”为主题,贯穿5、6月份,分为启航·鸣谢毕业季启动仪式、感恩·明志毕业演讲、童声·铭记毕业欢唱、传承·筑梦毕业典礼四大环节,包含多个小活动。



“多年来,学校用丰富的毕业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业、心理、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确保学生能以较好的状态进入中学,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和新要求。同时,学校通过毕业课程也为每一名学生的小学生涯留下独特而美好的回忆,增进毕业生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情。”张小东说。

据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教学主任徐海英介绍,从2014年起,学校就开始设计并实施毕业课程,并在10年时间里,不断依据“学科10%实践活动”“双减”、新课标等精神,对毕业课程迭代升级,最终使毕业课程成为了学校的一张名片,也成为了学校送给毕业生最隆重和温暖的礼物。



“我们的毕业课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今年的毕业课程包括‘永定河’毕业课程和‘把记忆永定于母校’实践课程两大版块。”徐海英表示,“永定河”毕业课程除保留2.0版的红色永定河课程内容外,还结合门头沟区“京西智谷”建设背景,设计了“智慧永定河”版块,包括“智慧永定河”大讲堂及“永定河桥梁行洪能力探究项目”等内容。“把记忆永定于母校”则包括一场诗词大会、一次“六一”主题班队会等六项内容。

专家观点

设计毕业课程要综合考量

韩宝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小学毕业课程是指专为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毕业季实施的主题性、活动性课程(群)体系,它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兼具学校文化、体验式学习和隐性课程的教育属性,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向初中的过渡,以提高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的适应性,引导学生学会改变、学会规划、学会选择、学会适应,带着温暖离开母校,满怀信心迎接未来。

小学毕业课程(群)的设计,通常可以有如下几点考虑:一是落实“双减”、新课标理念,宏观统筹,细化方案,多主题下的多个模块形成有机系列;二是从回顾昨天、立足今天、畅想明天三个维度构建课程,精心设计系列活动内容和毕业纪念品,凸显学校专属符号与记忆,承载着学校独特的育人理念;三是开展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公益劳动、走进中学校园、举办毕业典礼等,贯穿感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

宋世云(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 通过毕业课程这一小学阶段的“最后一门课”,给学生创设实践学习、合作学习、情境学习、体验学习、综合学习的机会,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到新的层次,这也是落实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精神的完美体现。

好的毕业课程能给学生减负,能点燃生命的激情,赋予少年一生成长的能量。首先,好的毕业课程要有主题。12岁,正是青春萌动的年纪,关于青春的话题,应该是毕业课程中浓墨重彩的内容,谈生活、谈理想、谈那些共同经历的难忘瞬间。其次,毕业课程要留下美好回忆。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个空间、一个情景,可能都会成为学生日后的念想,留下满满的回忆,为孩子幸福人生缔造一个精神家园。最后,毕业课程要有仪式感。在毕业课程中,定会有一些庄重的仪式,提醒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要带着教师的嘱托,去迎接不可预知的未来。

文: 邓丽 王小艾 苏珊

编辑:姜思瑶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太原城市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太原城市新闻 ty.csrib.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